不是跟著茶理王的腳步上阿里山尋找好茶
今天
是跟著【台中城市咖啡】的腳步來到台中太平山區
以『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心靈』等六種感覺尋訪認識城市咖啡香…
喝咖啡在三十年前就已是個時髦的事
記憶中的第一個咖啡香氣是小學時期-玻璃罐裝『雀巢即溶咖啡』
ㄚ母每天清晨總是以自己調的咖啡牛奶溫暖我們的心
接著大一點時正流行的鐵罐裝『伯朗咖啡』成了最愛
旅遊時在寒冷的山上來罐咖啡 放進鋼杯隔水溫熱暖和了整個心窩
更曾經迷戀那煙雨濛濛山嵐滿佈的藍山廣告...更尋夢到遙遠的九份
後來因為『ucc咖啡』的117帶炭香氣味讓我開始喜歡上重烘焙的風味
也因此進入塞風壺與手沖咖啡的原豆世界…
台灣咖啡的起緣從十八世紀就開始栽種於台灣北部山區
後來在日治時期漸漸在中南部與花蓮發展一段盛時期…
近二十幾年來 大家所熟知的雲林古坑咖啡南投惠孫林場咖啡以及台南東山咖啡逐漸突起
大家對本土咖啡的認識與接受度越來越高
台灣在地的莊園咖啡也逐漸興盛起來
一個有咖啡香的桃花源
元井136咖啡莊園位於台中136縣道太平區
莊園內種植面積約五公頃 約一萬株阿拉比卡種咖啡樹
喜愛半日照的咖啡樹在這裡有著檳榔樹傘的遮蔭…不用擔心正午的豔陽
咖啡樹開花在每年三、四月間 花期長約三個月
漿果採收期約從八月開始至十二月、一月
細心栽種與管理的矮化植株上 在一月初還留有一些鮮紅的咖啡漿果
早期 喝過咖啡可不見得看過咖啡樹
看過咖啡樹也不見得看過鮮紅寶石般的果實
因為有心有夢想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
我們在台中近郊就能親近咖啡園~~
一顆咖啡從手工摘取果實開始 需要一道又一道的手工製程
水洗篩選、去果肉、發酵、乾燥(日曬或烘乾)、收藏(脫水份)、去果殼、篩選
才會呈現出這樣的生豆模樣
店家的製程要求嚴格平均每六公斤的新鮮漿果可製成公斤生豆
比一般的製程五比一更多了一公斤損耗
一盤盤、一籮筐
相同的咖啡樹種可以分門別類出多樣的精品咖啡
愛喝咖啡的人不見得認識咖啡的生長採摘與製程
咖啡莊園裡的工作人員一一介紹並細心回答著每個人的多樣問題…
原豆淺褐色的咖啡豆
經過高溫與時間的翻炒 整間烘焙室裡瀰漫著誘人香氣
靠著烘焙時間掌控與師傅經驗 除了標準淺烘焙中烘焙與深烘焙外
還接受客訂的風味咖啡 PS.磅數要足夠才能接受客訂
烘焙完成的咖啡豆是活的…會呼吸排出二氧化碳
在烘焙完成後的一週.兩週到一個月…每個時期味道都會不同
咖啡豆烘焙過後可以透過研磨的粗細與不同的器具沖煮
成就出一杯杯風味不同的迷人飲品
生豆在經過巧手處裡還能栽種成一盆盆精緻的豆豆森林
一場城市咖啡之旅當然不只是認識咖啡樹的栽種與製程
更要品嘗當地莊園特色的咖啡
四十多人不小陣仗 若要用極佳品味的賽風壺一一煮出來…那可太耗時又耗工了
店家除了事先準備好了中焙與重焙的咖啡提供品嘗
更搬出大型法蘭絨布濾泡架為大家現沖需即刻品嘗的淺焙咖啡
『重焙咖啡』的炭火香醇、『中焙咖啡』的溫順好喝、『淺焙咖啡』香中帶著獨特酸味
相同的咖啡豆透過不同的烘焙技術 會生產出各自獨特的風味
以三種風味咖啡香中佐著美味甜點
品嘗了一段美麗的咖啡時光~~
為了這次【城市咖啡六感體驗】
店家特意保留了一些鮮紅的咖啡漿果讓遊客們觀賞認識
莊園咖啡體驗行程結束前 店家大放送…開放自由採摘
大家高興的在綠色咖啡灌木叢中尋著最飽滿鮮紅的果實
不一會兒的功夫 每個人幾乎都拎了滿滿一袋袋的收穫
這些咖啡漿果帶回家可以種成咖啡樹豆豆森林
也可以自行DIY炒成手工咖啡…
小青蛙我既沒有綠手指也不是賢慧到能自己DIY…所以一顆也沒摘取
若想品嘗一杯好咖啡…找店家就對啦
這是由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舉辦
臺中市城市咖啡地方特色產業輔導計畫-【咖啡六感體驗觀光遊程】
這個在12月17日見報 報名秒殺的活動
我在12月28日晚間被電話告知有候補名額
就這樣
2013年元旦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天
獨自一人揹上相機跟著主辦單位的行程
踩著輕鬆的腳步來到台中太平山區
在這充滿著咖啡氛圍的莊園中
看見了以『元井』為『遠景』做為惕勵後代子孫的傳承
寫著屬於自己關於咖啡的故事
值得細細品味~~
以上團體照來自台中城市咖啡“中”於原味部落格相簿
元井136咖啡莊園
GPS座標 N24.103631,E120.802136
臺中市城市咖啡 “中”於原味-部落格
本文同步發表於雅虎部落格-『元井136咖啡莊園』-台中城市咖啡六感體驗